恩贝园服官方微信公众号
恩贝园服微信公众号
恩贝园服联系电话
恩贝园服2017夏装新款园服上市
2017新款夏季园服特价促销

当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,请耐心读完这首诗(有奇效)

文章来源:恩贝园服, 发布时间:2023-07-20 17:10:51 ,浏览次数:605
  • N20272幼儿园秋冬园服
  • N20321幼儿园秋冬园服
  • N20329幼儿园秋冬园服
  • N20330幼儿园秋冬园
  • N20333幼儿园秋冬园服


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成长的节奏和规律,明白这一点才能真正掌握教育的真谛。


今天与大家分享的,是一首经典短诗。


如果你忍不住对孩子发火,先读读下面这首《别让孩子,成为一只泪流的蜗牛》小诗吧!


上帝给我一个任务,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。


我不能走太快,蜗牛已经尽力爬,


为何每次总是那么一点点?


我催它,我唬它,我责备它。


蜗牛用抱歉的眼光看着我,


仿佛说:“人家已经尽力了嘛!”


我拉它,我扯它,甚至想踢它。


蜗牛受了伤,它流着汗,喘着气,往前爬......


真奇怪,为什么上帝叫我牵一只蜗牛去散步?


“上帝啊!为什么?”天上一片安静。


“唉!也许上帝抓蜗牛去了!”


好吧!松手了!反正上帝不管了,我还管什么?


让蜗牛往前爬,我在后面生闷气。


咦?我闻到花香,原来这边还有个花园,


我感到微风,原来夜里的微风这么温柔。


慢着!我听到鸟叫,我听到虫鸣。


我看到满天的星斗多亮丽!


咦?我以前怎么没有这般细腻的体会?


我忽然想起来了,莫非我错了?


是上帝叫一只蜗牛牵我去散步。



教育走得太快
请等一等落下的灵魂


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,他说:


“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,而非适应现实。”


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,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;


不是为别人学的,不是为父母学的,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,这才是真正的教育。


一个优秀的孩子,又会弹钢琴、又会跳舞,还会画画,学习成绩还好。


长大了,读初中了也是什么都会,每次考试前几名。


考上重点高中,高考又成为状元或者前几名,考上国外或者国内最好的大学。



很多人都是这样过来的。几年以后读研究生,再读博士。


你看,父母也荣耀了,感觉我的孩子很优秀。


不到45岁可能就是一个副处级干部了,不到50岁就是个正处级干部了。


亲戚朋友、同学、家人逢人便说我的孩子有出息。


不到55岁他就进监狱里去了,父母这个时候还流着一行老泪,“我的孩子怎么会出现这个情况?!”


自己的子女刚好长大成人,进去肯定是有很多原因的。


现在它已经成了普遍现象了,芮成钢不就是吗?


这样的教育、这样的结果是我们要的吗?



当年我们追求分数、琴棋书画、那么多才干,最后走向芮成钢这个道路。


那我们就要思考了,教育的问题出在哪里?


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是出在我们的术,不是出在我们学生的能力,不是出在改革,不是出在技术层面,原来我们的教育缺乏灵魂的东西。恩贝园服


因此,我们的教育技术层面已经走得太快了,“灵魂”跟不上了。



教育是“慢”的艺术


我的一位学生的女儿,当年读小学五年级的时候带到我家里来看望我。


她说:“老师,你看我的孩子不爱吃饭,瘦小,黄毛丫头,怎么办啊老师?”

我说:“你这孩子多少岁?”“10岁。”


我说“才10岁你着什么急啊。”


“她学习成绩也不行,吃饭也不行,比同龄人都要矮一头,怎么得了。”


我说:“你形象不错,自己的孩子会差多少呢,你不要着急,太在乎这个东西没用,养人要慢慢来,你着急她也不会长,拔苗敢拔吗?”



2014年,高考结束以后,志愿都填报完了,录取通知书来了。


她带着一个亭亭玉立、长得很漂亮的女孩子来,说:“叫师爷爷,这就是当年那个黄毛丫头。”


我说:“你看你当年是不是很着急?孩子几年工夫,长得比你还高,比你还漂亮,这次还考了一个好大学。”


她说:“当时我真的着急,现在还是觉得很自豪的。”


我从这个例子当中深刻地体会到,教育就是“慢”的艺术。



什么叫教育?


教育就像养花一样,一边养一边看,一边静待花开,子女就要这样养,要慢,不要着急。


上帝让他在这个世界上存在,就一定要给予他存在的价值体现。


就如同黑格尔曾说的“存在即价值”。


适合的就是最好的


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,没有确定的指向。


现在的某些学校说“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”、“没有教不会的学生,只有不会教的老师”...


都是这样的无聊、矫情的语言,以为这样就能把教育做好了?


不要今天看到我们校园门口上写着“热烈祝贺某某成为文(理)科状元,考上清华、北大”,就以为这样的孩子将来一定会成功。


但是却忘记了,孩子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性。



说一个孩子为什么有价值?因为他有可能性,他有无限的可能性。


第一,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式方法,适合的就是最好的教育;


第二,每一个学生成才的途径和方式没有确定指向。


不要以为你的孩子现在喜欢画画、喜欢弹钢琴,他今后就一定是个艺术家;


可能他今后从事的工作和这个一点关系都没有,他有无限可能性。


看一个孩子成绩不行就开始下结论,说这孩子今后是擦皮鞋的或者将来没有出息,哪有这样的教育呢?



我们现在好多名校干什么事,名校选孩子读书,因为优质教育资源有限,选择名校的人就多,于是名校就有资格来进行筛选。


从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说是对的,但是从做教育的角度来说又是错的。


选择人的教育叫“伪教育”,不是真教育。


摒弃功利,

回归到教育规律


教育的新常态就是要摒弃浮躁、功利,回归到教育规律。


为什么我们总说要潜心育人?潜心是一种境界,现在有几个人可以潜下心来做事?


我们好多时候都把学生当作了手段,而不把学生当作我们的目的。


你看,为什么当作手段了?


使劲培养,培养好了以后我得高额奖金,这是他获得奖金的手段、获得名誉的手段,于是难免浮躁。



现在有很多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成手段,学这样、学那样、考状元、读名校都是脸面的问题,就是当成一种手段。


一旦用孩子的成长来满足我们成年人的某种欲望或者需求的时候,我们的教育一定出问题。


举一个简单的教育规律,看看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。


现在初中老师布置作业,孩子11、12点基本上做不完,高三就更不说了。



十三四岁、十五六岁的孩子,他的成长规律是怎么样的?


这些孩子在深夜11点到3点之间,尤其是1点到3点之间,脑垂体分泌两种很重要的激素,一种叫性激素,一种叫生长激素。


有光照、有压力它都不会分泌。


所以,孩子如果睡眠不好、压力大,他长得就不好,这就是规律。



如果老师懂了这个规律,那布置作业的时候就一个要求,最迟10点半孩子必须入睡。


因为,孩子入睡两个小时以后才可能进入深睡状态。


你看我们现在遵循这些规律了吗?不管,使劲学,为了分数,为了技能,为了才干。


所以,我们对教育的信仰应该是要回归到教育的规律,慢慢地、静静地、悄悄地做,不要浮躁、不要显摆。


一定会有我们想要的结果,那个时候我们的孩子不管是分数、才能,还是能力都很好,他们的灵魂也很丰满。


这才是教育新常态。



教育基于三个原则:

中庸、可能和适当


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:中庸、可能和适当。


教育怎么做呢?这个问题也是教育的哲学思辨。


没有分数检验的教育是不成立的,只谈分数的教育肯定是有缺陷的,这就是哲学。


那么,我们就来看看哲学家是怎么看待教育的。


最经典的亚里士多德的原话“教育必须基于三个原则,中庸、可能和适当”。


中庸,用孔子的话说就是“去其两端,取其中而用之”,总之不偏左不移右、不偏下不偏上,守中为上。


我个人认为中庸才是人生、乃至做教育的最好的哲学, 就是说我们做教育不要太过头了,也不要不够,就这么简单。


什么叫过头?现在我们就做过头了,在技术层面上不断地改,改得老师都不知道怎么上课了,领导也不知道怎么布置工作了。


学校教育成了这样子就是过了头,忘记了还有教育规律,还有教育自身内在的东西。



第二个,“可能”是指我们要知道孩子的未来具有一切可能性。


现在他所学的,甚至他的才能,他的分数,不能代表他今后能做什么,会做什么。


但是他现在又必须要分数,所以他又必须要勤奋学习。


我个人认为这些都不能丢,这样才能够确保未来的可能性存在。


所以这里面有个适当,“适当”实际上是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,要适合孩子。


不要看到邻居家的孩子琴棋书画什么都学,也要把自己的孩子送去学。


你是博士,说博士的儿子就要比别人学得多一些,这样思考问题就错了,不适合他的学了没用,一定要学这个孩子内心喜欢的东西。


教育不仅是为了适应外界,更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。



我们的教育还是应该回到像孔子说的,孟子说的,包括蒙田说的,“教育不是为了适应外界,而是为了自己内心的丰富。”


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西塞罗,他说“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,而非适应现实”。


你看,我们现在做教育都是为了适应外界,很多同学因为要去适应社会,结果就把社会最乱的东西学会了。


我们学校教的主流价值全部忘了,所以就是必须要丰富内心。


简单的说,学习或者教育对学生本身来说最核心的应该是为己的。


不是为别人学的,不是为父母学的,而是为丰富自己学的,这才是真正的教育。


他通过自己学到的东西再来回馈社会,这是我们的一个附属产品。


他为自己学的一个附属产品、客观产品就是他一定是为这个社会做好,他自己如果都不丰富怎么能够为社会好,他是破坏社会的。



我们的教育的方式方法一定要符合规律,要适合孩子


所以,无论作为父母,还是教师,所采用的教育方式应该随着孩子的成长特点进行相应改变。


这样的教育方式孩子才易于接受,同时也会及时学到应该掌握的东西。

版权声明:部分文章和图片来自网络,版权属于原作者,如侵害您的合法权益,请您及时联系我们(400-883-1007),我们将在24小时内删除。

相关文章
热门搜索
专题策划
  • N20272幼儿园秋冬园服
  • N20329幼儿园秋冬园服
  • N80347AB幼儿园秋冬园服礼服
  • N20333幼儿园秋冬园服
  • N20334幼儿园秋冬园服
  • N20321幼儿园秋冬园服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点击排行
  • 最近一周
  • 最近一月
  • 全部